海棠书屋 - 综合其他 - 方舟策在线阅读 - 第三十章 旁听声局钩笔寻源

第三十章 旁听声局钩笔寻源

想打探消息的人。

    陆玄策与清眸青年各持旁听牌,随众人进入声局。

    声局内布置如半圆形讲坛,中央为「音台」,以七十二片白玉板组合而成,每片板下皆藏有不同的共鸣腔,能将细微的声息放大呈现。台後悬着一面巨大的「声镜」,银光如水,能映出被记录的节律形态。

    今日的主审是声局副司「闻峤」,须髯如笔,目光如刀。他开场便抬手示意,台上的声镜亮起,映出一段昨夜捕捉到的节律——快、快、慢、半急。那半急的尾拍,陆玄策心头一动,正是昨夜在旧S棚听到的变化节奏。

    闻峤沉声道:「此节律,为卷盗案中留痕之一。其特徵是尾拍前加半急,极少见於市井,反多见於镜楼派系的‘连桥钩’。然而,我等尚未能定位其源。」

    清眸青年微微侧首,低声对陆玄策道:「果然是镜楼。」

    接下来的旁听过程,声局依序展示了几段案发现场录得的声纹,每一段之间皆隔着不同的环境共鸣,显示作案者熟悉如何利用地形掩饰节律的原貌。

    陆玄策一边记录,一边暗暗将这些节律与自己记下的钩笔对照,逐渐在心中拼凑出一条路线——从北坊西侧的谱巷,经纸鸣坊,再绕入东南的讲武坪边林,最後抵达外院後山。这条线路,不仅与覆印试当日的外扰方向吻合,甚至在两处节点留下了相同的「半急钩」。

    声局的最後一段声纹展示时,闻峤忽然停下,目光扫过旁听席,落在陆玄策所在的方向:「此段声纹,与昨夜後山林外截得的息影近乎相同。不知可有谁,能於此演示其完